|
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教學設計怎么破?教學設計一直是教師資格證考試的一個大難點,很多考生沒考過大多都是這項失分嚴重。那么作為一名備考的考生,怎么在考前備考教學設計這一塊呢?下面通過兩個例子,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教學設計怎么破吧! 以兩個真題為例,簡單說一說教學設計問題。 1、請認真閱讀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村莊。 村子里住著幾十戶人家,家家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還不錯。 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墒,那個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1)簡要分析該文本的寫作特點。 (2)如指導中年段小學生學習本文,試擬定教學目標。 (3)依據擬定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并簡要說明理由。 (知識點——語文學科知識、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 2、請閱讀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億以內數的認識 1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經常用到萬大的數 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 照這樣數下去,10個十萬是一百萬, 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 10個一千萬是一億 一(個),十,百,萬…… 億都是計數單位。 想一想:每相鄰兩個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做一做 1.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六萬數到一百零三萬。 十萬十萬地數,從七十萬數到一百萬。 一千萬一千萬的數,從八千萬數到一億。 2.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數。 (1)試分析從萬以內的數到億以內大數的學習中所采用的數學思想。 (2)如何指導高學段小學生學習本課內容,試擬定教學目標。 (3)根據擬定的教學目標和重點,設計課程的導入環節并簡單說明理由。 (知識點——數學學科知識、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 1. 參考設計 (1)該文本用記敘的表達方式敘述了一個村莊環境變化的過程,采用對比的表現手法,用簡潔質樸的語言言簡意賅地表達了作者對小村莊環境變化的遺憾,警醒人們的環保意識。 (2)根據本篇課文,其教學目標應是: 知識與技能:學習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能夠會讀、會認、會寫;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進一步讀得有感情。 過程與方法:在反復閱讀課文的過程中,能夠用自己的話復述小村莊的故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樹立環保意識,初步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 (3)創設問題情境(情境導入)。 教師播放村莊的畫面,創設情境,學生欣賞感悟,同時設問質疑。 教師導語:同學們,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樹莊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個小村莊。那里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這里住著幾十戶人家,靠著周圍豐富的自然資源,用斧頭砍下樹木,蓋成房子,造成各種工具,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課件出示)你覺得這個小村莊怎么樣?(板書)那么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怎么樣了呢?請同學們齊讀(出示“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保。為什么會這樣呢?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2. 參考設計 (1)類比思想。類比思想是指依據兩類數學對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將已知的一類數學對象的性質遷移到另一類數學對象上去的思想。 (2)教學目標如下: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使學生知道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 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學習較大數的必要性,使學生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樹立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3)通過復習舊知識以及聯系日常實際導入: ①教師先與學生一起復習上節課內容:一千里面有10個百,一萬里面有10個千;口述萬以內的數位順序。(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接下來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同學們展示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圖片。在看圖片的時候讓同學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你們會讀這些數嗎?瞧,這些數比以前學習的萬以內的數更大,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更大的數——億以內數的認識。 ②設計理由:首先,根據最近發展區的理論,結合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對舊知識進行復習,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其次,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直觀地給學生提供現實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