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下半年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1《插入表格》 1題目:插入表格 2.內容: 使用表格可以簡捷、直觀地展示文檔內容,使分類更加清晰,也會方便讀者對文檔 內容的理解。 本課任務:插入表 高和列寬。 任務一:插入表格 (1)將光標定位到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單擊【插入】選項卡中的【表格】 (3)移動鼠標選擇表格的列數和行數,如”2*8“,單擊左鍵,文檔中就插入了一個2列8行的表格; (4)將光標定位到單元格中,按圖1提示輸入文字內容。 任務二:增加與刪除行或列 (1)將光標定位到表格第一行的第一個單元格內; (2) 【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中單擊“行和列”功能區中的【在上方插入】按鈕,在第一行的上方就插入了一行如圖2; (3)將光標定位到最后一行的第一個單元格內; (4)單擊【刪除】按鈕,選擇【刪除行】 命令,最后一行就被刪除了,如圖3。 【在左側插入】和【在右側插入】按鈕可以實現表格在某一列的左側、右側增加列的操作。同樣,執行【刪除】-【刪除列】命令可以進行刪除列的操作。 任務三:調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寬 (1)將鼠標指針移動到兩列表格之間的表格線上; (2)當指針變成“夾子形”時,按住鼠標左鍵左右拖動,會出現一條虛線; (3)移到合適的位置,松開鼠標,表格的列寬就發生了變化。 調整行高的操作相同,同學們自己嘗試-下吧! 練一練 (1)新建一個空白文檔,插入一個“3*5”的表格。 (2)對表格進行增加3行、刪除2列的操作。 (3)調整表格的行高與列寬,在表格中輸入文字或數據。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 (2)配合講解進行必要的板書設計。 (3)插入表格的過程。 答辯題目: 1精確調整行高和列寬的方法? 2這節課這樣設置板書的目的是什么?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兩篇文檔,一篇是純文字的文檔,一篇是通過表格展示的內容,提問學生哪一篇更直觀? 學生給出的回答是“帶有表格的”。 教師:“表格可以讓我們的文檔更加簡潔明了,那如何插入表格呢?” ——引入新課——插入表格。 (二)新課講授 任務一:插入表格 教師提出問題:有時候我們為了表示不同的事物我們需要在Word中插入表格,讓我們的文檔更加直觀的表現出來。如何插入表格呢? 學生進行思考,并且進行操作,教師對學生操作指導。 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對,有的同學們說仍然是在插入選項卡中,我們試著來操作。教師示范,學生操作。 師生共同總結插入表格的步驟: 1.將光標定位到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單擊【插入】選項卡中的【表格】按鈕; 3.移動鼠標選擇表格的列數和行數,如“2*8”,單擊左鍵,文檔中就插入了一個2列8行的表格; 4.將光標定位到單元格中,按提示輸入文字內容。 完成練一練的第一題。(新建一個空白文檔,插入一個“3*5”的表格) 任務二:增加與刪除行或列 教師提問:“假如我們的表格不夠或者是有多余的行或者列怎么辦?”學生搖搖頭,教師繼續引導:“這時就需要運用表格的行列增刪的操作了! 教師示范操作,學生按照示范,進行操作,最后總結增加與刪除行或列的步驟: 1.將光標定位到表格第一行的第一個單元格內; 2.在【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中,單擊“行和列”功能區中的【在上方插入】按鈕,在第一行的上方就插入了一行; 3.將光標定位到最后一行的第一個單元格內; 4.單擊【刪除】按鈕,選擇【刪除行】命令,最后一行就被刪除了。 【在左側插入】和【在右側插入】按鈕可以實現表格在某一列的左側、右側增加列的操作。同樣,執行【刪除】→【刪除列】命令可以進行刪除列的操作。 完成練一練的第二題。(對表格進行增加3行、刪除2列的操作) 任務三:調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寬 “為了表示內容的不同,我們需要調整行高和列寬來凸顯內容。自主探究,學習一下如何調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寬!笨偨Y調整行高、列寬的步驟: 1.將鼠標指針移動到兩列表格之間的表格線上; 2.當指針變成“夾子形”時,按住鼠標左鍵左右拖動,會出現一條虛線; 3.移到合適的位置,松開鼠標,表格的列寬就發生了變化。 調整行高的操作相同,同學們自己嘗試一下吧! (三)鞏固提高 完成練一練的第三題,并對所做任務進行保存,展示給同學們看,對于設計的美觀的表格的同學予以表揚,并對于小組加星獎勵,也要鼓勵其他的同學不要氣餒。 (四)小結作業 小結:總結今天學習的知識。 作業:思考如何精確的調整行高和列寬,下節課一起交流。 【答辯題目】 1.精確調整行高和列寬的方法? 2.這節課這樣設置板書的目的是什么? 《信息時刻伴隨我》 1.題目:信息時刻伴隨我 2.內容: (1)信息 冰雪消融、草木發芽是春天來臨的信息;人與人友好相處,是社會文明的信息;運 動自如,是身體健康的信息..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每一件事,都能透露出或多或少的信息。 我們在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觸摸到的,所有感知到的事物都包含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不同的方式來獲取豐富的信息,如圖1.1 所示。 根據圖1.1所示的圖片分析,從這些生活場景中能獲取哪些信息以及獲取信息的方式。 試講題目有哪些?并填寫在下表中。 由此可見,信息以多種形式展現在我們身邊,人們對信息的需求無處不在。 (2)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載體:信息必須依靠文字、圖像、聲音等才能被存儲和傳播,所以,文字、 圖像、聲音等被稱為信息的載體。 信息的傳遞:人與人之間可以靠語言、動作、表情傳遞信息;社會活動可以靠報紙、 雜志、圖書、文件等來傳遞信息;現在還可以借助電話、計算機網絡、通信衛星等方式來傳遞信息。 信息的共享: 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訴別人,從他人處獲取信息,這都是信息的共享。 比如,老師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教給學生,師生可以共享這些知識(信息),同學之間也可以一起交流學習經驗。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談論信息,說我們生活在信息的時代。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呢?信息是文字、聲音、氣味?還是圖案?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介紹“信息有非常神奇的力量,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那么五彩繽紛,充滿樂趣”,吸引學生走進信息,開始信息的探索之旅,從而引入新課——《信息時刻伴隨我》。 (二)新課講授 任務一:認識信息 教師在多媒體上播放一些動畫,引導學生觀看,同時思考“從動畫中播放的內容可以得出什么信息?”并回答。學生回答:冰雪消融、草木發芽是春天來臨的信息;人與人友好相處,是社會文明的信息;運動自如,是身體健康的信息。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總結:我們在生活中聽到的,看到的,觸摸到的,所有感知到的事物都包含著信息。 教師繼續在多媒體上展示有關交通信號的生活場景,并進行引導:“同學們都有過馬路的經歷,那么你是怎么知道何時停何時走的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紅綠燈即交通信號是獲取的信息,獲取的途徑是用眼睛看。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醫生聽診、海關緝毒、手摸盲文三個生活場景圖片,并提出問題:從這些生活場景中能獲取哪些信息以及獲取信息的方式有哪些?學生進行以同桌2人為一組進行3分鐘的小組討論,教師進行提問并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 醫生聽診:聽診的聲音是獲取的信息,獲取的途徑是用耳朵聽。 海關緝毒:是否有可疑物品是獲取的信息,獲取的途徑是人類通過狗的反應判斷。 手摸盲文:盲文的內容是獲取的信息,獲取的途徑是用手觸摸。 教師進行引導:“你們能說一說自己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還有哪些與信息相關的活動?”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信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人類的生活離不開信息。 教師提問:既然信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那么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順勢引出信息的特征的講解。 任務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首先請學生同桌兩人為一組,閱讀教材,并結合生活實際,總結信息具有哪些特征。學生討論總結后,請學生回答,并請其余學生進行糾正和補充。 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和規范,得出信息的特征有:信息的載體、信息的傳遞、信息的共享及信息的加工。 其中信息的載體是指信息必須依靠文字、圖像、聲音等才能被存儲和傳播,所以,文字、圖像、聲音等被稱為信息的載體;信息的傳遞是指人與人之間可以靠語言、動作、表情傳遞信息,社會活動可以靠報紙、雜志、圖書、文件等來傳遞信息,F在還可以借助電話、計算機網絡、通信衛星等方式來傳遞信息;信息的共享是指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訴別人,從他人處獲取信息,這都是信息的共享,比如老師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教給學生,師生可以共享這些知識(信息),同學之間也可以一起交流學習經驗;信息的加工是指畫圖畫、寫作文、繪表格、做動畫,這些都是加工信息,信息經過加工之后,其表達的效果會有很大的不同。 (三)鞏固提高 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信息的特征名稱和具體的描述,請學生上臺連線,并說出為什么這樣連。 (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總結說出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的特點。 作業:請學生課后思考“除了教材介紹的特征之外,信息還有哪些特征?如何更加準確地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下節課分享自己的答案! 【答辯題目】 1.請你說出信息都具有哪些特征? 2.在本節課中采用了什么樣的教學方法? 《神奇的體感世界》 1題目:神奇的體感世界 2內容: 你是否試過不用鼠標,不用任何控制器,只用聲音或者肢體動作就能控制游戲中的角色,這種新的有游戲方式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它是體感游戲。正如人類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事物,耳朵獲取聲音一樣,體感游戲的本質是電腦借助外部傳感器捕捉外部世界發生的變化,比如:通過麥克風或攝像頭來操控電腦完成工作。讓我們通過“膽小的鸚鵡”和"攔截小貓”兩個游戲來感受一下吧。 膽小的鸚勢 麥克風是一種常見的輸入設備,可以把外界的聲音輸入給電腦。Scratch具備聲音檢測功能,可以檢測到聲音音量的大小,利用這個功能,就可以通過偵測聲音來實現我們的創意。先看看“膽小的鸚鵡”腳本:舞臺:田野;角色:鸚鵡、我; 劇本分析:1.一直鸚鵡在舞臺上方飛行。2我們對著麥克風大聲喊“射”,鸚賦聽到聲音便嚇得掉下來。如圖3-1.1. (1)先讓鸚鵡回到舞臺上方初始位,然后水平地來回飛行。 (2)讓鸚聽到我們說話的聲音。 想讓嬰躺鳩聽到我們說話的聲音,要用到指令積木中“偵則”功能,在“偵測"里找 至到響度并在前面方框里打勾o看看是不是在舞臺上出現響度0響度0一個的顯示框,對著麥克風說點什么,看看有什么變化? 再雙擊此顯示框看看又有什么變化? 鸚鵡角色指令腳本如圖3-1.2:想想看,為什么增加一-個等待 ?秒等待面向90向1秒指令,如果沒有這個指令會對程序有什么影響? 試一試: 一直在舞臺上來回奔跑的小貓,聽到你說:“轉向!”就立刻改變奔跑的方向,好像非常聽你的話。試創作這個作品。 攝像頭是最為普遍的種圖像傳感器,捕捉任務的動作并將其轉化為數據,計算機通過與前而獲得的數據進行對此,分析玩家的身體或者手勢動作,從而實現直擦的人機互動效果。體感游戲是當今物聯網領域的一個典型應用。 “攔截小貓”游戲的創意是:小貓從舞臺的左側向右移動,我們用手隔空攔截屏幕中的小貓,小貓感應到就立刻返回起點重新開始。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選職角色庫中的俯視小貓“cat2”角色。(2)切換到“造型” 復制一個新造型“cat3”并將其上下翻轉。(3)在指令積木區“偵測”里找將攝像頭開啟 和將視頻透明度設置為0% 4.將小貓初始位置的坐標設定為(240, 0),利用重復執行 指令讓小貓向前移動。5.利用條件判斷語句,當檢測到舞臺上的動作參數大于30 (用手 攔截小貓的動作)將小貓的x坐標重新設定為240 (返回起點)。參考如圖3-13: 試--試:你喜歡彈電子琴嗎?用手指隔仝彈奏屏募,上的琴鍵,發出不同的音調來演奏音樂,模擬實現彈奏電子琴的效果。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 (2)配合講解過程中要有學生參與。 (3)試講過程中配合板書進行講解。 答辯題目: 1.簡述實現“攔截小貓”這一體感游戲的腳本具體操作步驟? 2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中,尤其是操作課中,有哪些優勢?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玩兒過“切水果”游戲嗎?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切水果”的游戲,請你玩一玩,看看他和我們平時玩的游戲有什么區別?學生可能會給出可以通過肢體代替復雜的控制設備進行游戲,比較簡單,繼續提問學生,這樣的“體感游戲”到底是如何做出來的呢?帶著這樣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神奇的體感世界。 ——引入新課——神奇的體感世界。 (二)新課講授 任務一:膽小的鸚鵡 教師講解Scratch可以偵測聲音的功能,組織學生觀察“膽小的鸚鵡”腳本,然后帶領學生討論如何實現讓鸚鵡在空中飛行?最后學生代表上臺展示該操作,熟悉Scratch的腳本程序。 緊接著教師繼續追問學生,當鸚鵡在空中飛行的時候,如何讓鸚鵡能聽得到我們說話的聲音從而做出反應呢?提出可以通過“響度”來實現,并且說明“響度0”可以顯示0-100范圍內的數值,表示從麥克風接收到的聲音從無到最大。然后將全班分成興趣小組,自主完成鸚鵡角色指令腳本,完成之后組間進行交流,小組代表上臺展示操作,其他學生進行點評,共同熟練掌握該腳本程序的使用。 任務二:攔截小貓 解決了第一個問題之后,提問學生,我們如何用手隔空攔截屏幕中的小貓呢?這個體感游戲該怎么實現呢?具體的步驟是怎樣的呢?學生討論結束之后師生一起總結出步驟:1.選取角色庫中的俯視小貓“cat2”角色。2.切換到“造型”,復制一個新造型“cat3”并將其上下翻轉。3.在指令積木區“偵測”里找到“將攝像頭開啟”和“將視頻透明度設置為0%”4.將小貓初始位置的坐標設定為(-240,0),利用重復執行指令讓小貓向前移動。5.利用條件判斷語句,當檢測到舞臺上的動作參數大于30“視頻動作對于當前角色>30”(用手攔截小貓的動作)。 給學生6分鐘的時間小組合作討論并進行操作如何實現“攔截小貓”這個“體感游戲”,學生討論完成進行回答并上臺演示操作,并且通過教師點評、其他學生互評的方式熟練掌握該腳本程序設計。 (三)鞏固提高 一只在舞臺上來回奔跑的小貓,聽到你說“轉向!”就立刻改變奔跑方向,好像非常聽你的話。用Scratch腳本程序實現該作品。 (四)小結作業 小結:學生總結,教師補充的形式進行本節課的小結。 作業:用手指隔空彈奏屏幕上的琴鍵,發出不同的音調來演奏音樂,模擬實現彈奏電子琴的效果。 【答辯題目】 1.簡述實現“攔截小貓”這一體感游戲的腳本具體操作步驟? 2.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中,尤其是操作課中,有哪些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