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下半年高中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漫步考場若等閑》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我訴我心 1.講述規則 請同學描述主人公小玲和小星的故事,然后讓大家討論小星和小玲出現以上癥狀的原因。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故事的主人公發生了什么事?他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 生:小星和小玲每到考試的時候都會表現出不良反應,比如說睡不好覺、注意力無法集中、腦袋一片空白等。他們這是害怕考試的表現。 4.提出主題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典型的考試焦慮的表現,考試焦慮可能會出現在每一個人身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應對考試焦慮,讓我們漫步考場若等閑。 (二)主題活動一:心理自測 1.講述規則 下面的測驗可以幫助你診斷自己的焦慮程度。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符合自己情況的答案,每題只能選擇一個答案,相應的字母的意義是:A很不符合自己的情況,B比較不符合自己的情況,C較符合自己的情況,D很符合自己的情況。選A計1分,選B計2分,選C計3分,選D計4分?偟梅衷礁,焦慮水平越高。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1)師:請同學分享一下自己的測評結果。 生1:按照焦慮分數的劃分,我考試焦慮水平比較高,跟我平時面對考試時的表現比較接近。 生2:我平時考試時不是很焦慮,這次測量的焦慮水平分數挺低的,挺符合我的實際情況的。 (2)師:你們覺得焦慮會給你們帶來哪些影響呢? 生1:我認為適當有一點焦慮還是很好的,我能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生2:我認為過度的焦慮導致我們不能發揮出正?荚囁,而且會出現一些身體上的不適,比如:總是出汗,頭暈等等。 4.教師小結 通過測試大家了解了自己在面對考試時的焦慮水平,而且我們知道過度的焦慮帶給我們很多不好的體驗,那面對考試焦慮我們該如何處理呢? (三)主題活動二:心理體驗 1.講述規則 下面是一個針對考前焦慮的訓練,效果十分明顯,大家一起來試試看。 (1)在安靜的場所,準備一把舒適的椅子,解開領扣、腰帶,摘下眼鏡、手表,關掉手機,調整到自己最舒服的坐姿; (2)放松順序:腳趾肌肉,腿部肌肉,臀部肌肉,胸、背、肩部肌肉,臂部肌肉,頸部肌肉,頭部肌肉。例如,首先放松腳趾肌肉:將雙腳趾慢慢用力向上彎曲,兩腳踝與腿部不要移動,持續10秒鐘。然后漸漸放松,體驗微微發熱、麻木松軟的感覺,20秒后,將雙腳趾緩緩向下用力彎曲,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 (3)注意事項:在放松時不要吃零食或喝水,可以放一點兒舒緩的背景音樂,以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鐘為宜。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做完放松訓練,你現在感覺怎么樣? 生1:一開始感覺身體很緊繃,現在覺得整個人都放松下來了,心情也舒緩了很多。 生2:這幾分鐘的短暫放松讓我感覺把今天的學習壓力都釋放了,相信我堅持每天放松一次一定能緩解我的考試焦慮。 師:剛才老師通過放松療法,來引導大家進行放松,你們有沒有比較好的放松方法呢? 生1:我會通過攥緊拳頭,然后再慢慢松開,重復這樣幾次就會放松下來。 生2:我平時都是通過體育鍛煉進行放松,我覺得效果挺好的。 生3:我認為欣賞音樂的放松效果也非常好,喜歡唱歌的同學也可以嘗試一下。 4.教師小結 我們總結出很多面對考試焦慮的方法,只有我們通過運用這些方法積極面對考試焦慮,我們才能真正地戰勝考試焦慮。 (四)總結升華 師:今天的課程已經接近尾聲,哪位同學來總結一下今天的主要內容呢? 生:通過今天的課程,大家都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的焦慮水平,也學會了簡單的放松方法來緩解焦慮。 希望今后大家能夠將放松方法學以致用,真正達到面對任何考試都能夠若等閑。 【板書設計】 《生涯發展早規劃》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職業探索 你在選擇職業的時候,都會考慮什么因素?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幫你了解選擇職業的導向。 1.講述規則 (1)考慮你喜歡的三個職業。(2)說一說你最看重這些職業的哪些方面。 2.完成活動 3.分享感受 生1:我喜歡的職業是醫生,醫生是救死扶傷的職業,我特別喜歡幫助他人的感覺,而且我爸爸就是醫生,我特別崇拜他,也想跟爸爸做同樣的工作。 生2:我喜歡的職業是教師,因為我喜歡小孩子,所以以后想當幼兒園老師,能夠和孩子們天天在一起非常開心,而且教師還有寒暑假,能夠休息。 生3:我喜歡的職業是司機,因為我喜歡馳騁在路上的感覺,能夠穿梭在城市中,看著城市的變化,這種感覺很奇妙。 4.提出主題 同學們所喜歡的職業范圍非常的廣泛,都能說出自己喜歡、看重的方面,對各項職業也有了一定的認知,但是確定自己的未來發展目標,職業定位可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需要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也要更多的認識、了解喜歡的職業具體有哪些要求。 (二)主題活動一:職業三“定” 1.案例展示 小芳看電視的時候非常羨慕電視中的記者,把成為記者作為自己的理想,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她制定了這樣的計劃:首先,努力學好基礎知識,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其次,注重于文寫作和表達;最后,加入學校記者團,體驗職業。 2.交流討論 師:讀了這個故事,你認為在進行職業規劃的時候需要做些什么? 生1:需要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就像小芳一樣,知道自己喜歡做記者。 生2:需要穩定自己的心態。不管將來從事什么職業,大都需要現在穩穩地把學習搞好。 生3:需要確定自己在職業人群中的位置,認識自我。為了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職業,可以提前了解行業特點、所需要的能力、就業渠道、工作內容、發展前景等問題。小芳就是通過加入學校的記者團來體驗記者這個職業,認識自己。 3.教師小結 通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知道了,在職業生涯規劃之前需要做到這樣三點:定向、定心、定位。 (三)主題活動二:我的生涯規劃書 1.講述規則 完成下列職業生涯規劃書: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哪位同學分享一下你的生涯規劃是怎樣的? 生:我擬選的職業是一名語文老師,實現時間是十年。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將它分解成了短期、中期和長期。對每個時期設定了分解的小目標。短期目標是,在中考時候能考上一個重點中學,這是為下一目標的完成打好基礎。中期目標是考上一所優秀的師范學校,只有前面短期目標實現了,我離中期目標才更進一步。長期目標是考上教師崗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不僅要完成前兩個目標,還要在大學里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和教學方法,還要多多實踐,可以通過做兼職家教來積累經驗。教師這個職業所處的環境是很有優勢的,不管發展到哪個階段,都需要有教師的存在,社會認可度也比較高。 4.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制定這個職業生涯規劃書會發現,自己的目標清晰了很多,也有了努力的方向,希望各位同學能想著這些清晰可行的目標前進,實現自己的夢想。 (四)總結升華 在教師的帶領下,跟著音樂,全班合唱《我的未來不是夢》。 【板書設計】 《站好自己的責任崗》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故事二則 1.活動規則 請大家閱讀故事,分小組討論。 故事一:放學后,王華被老師叫到辦公室,他讓林凱幫忙看著書包、林凱見王華很久也不回來,而且,天色已晚,林凱仍堅守在校園里…… 故事二:今天,語文課代表不在,老師讓彬彬幫忙收語文作業。走到雅靜桌前時,雅靜說自己忘記寫了,還請彬彬不要告訴老師。彬彬平時和雅靜關系好,就點頭就答應了。 2.交流討論 師:這樣的情境發生在你身上過嗎,你怎樣看待林凱、彬彬的行為? 生1:我很欣賞林凱,對別人交代的事情,他盡心盡責。 生2:彬彬沒有責任心。 3.教師小結 生活中會有很多事情考驗我們的責任心,承擔責任并不容易,但承擔責任對于我們的生活和整個社會而言有重大意義。 (二)主題活動一:我的責任我來擔 1.活動規則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在家庭中,我們是子女,在學校里,我們是學生,在社會上,我們是公民…… 請大家交流討論每個角色對應的責任,并填寫表格。 2.交流討論 師:在家庭中你都扮演哪些角色,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生:在家庭中我是媽媽的女兒,我有責任體貼父母,為他們分憂,我還是姐姐,我有責任照顧妹妹。 3.教師小結 進入中學后,我們逐漸扮演越來越多的社會角色,在家里我們是孩子,在學校我們是學生、班干部,在社會上我們是公民,可能還是一些公益組織的志愿者……承擔著角色應有的責任,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吧。 (三)主題活動二:責任需要界限 1.活動規則 身在不同的崗位,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們的責任必然也是不同的。只有明確自己的責任范圍,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請幾位同學上臺表演之前排練過的小故事,心理小組交流討論主人公是如何對待自己該負的責任的。 故事一:同學A在家里從沒干過任何家務,連自己的衣服都是媽媽洗的,房間也是媽媽打掃的。 故事二:同學B和同學C關系很好,有時同學B不擅長寫作文,同學C就會代寫,而同學B也經常借數學作業給同學C抄。二人美其名曰互相幫助。 2.交流討論 師: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對待自己該負的責任的,這有什么壞處? 生:同學A沒有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打掃自己的房間和洗自己的衣服是自己應盡的責任,他卻沒有做。同學A的媽媽越俎代庖,做了超出自己責任界限的事。不利于孩子的獨立成長。同學B和同學C一方面沒有承擔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又超出了責任的界限,做了別人該做的事。等到了考試的時候,不會的還是不會。代替他人承擔責任,反而對他人沒有幫助。 師:你覺得同學A的媽媽、同學B和同學C應該怎樣處理責任的問題? 生:父母應該給孩子成長的機會,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責任。同學B、C可以互相幫助,輔導對方的弱勢學科,但不應該代替對方寫作業。 3.教師小結 責任有一定的界限和范圍,超出界限的責任往往是對他人的不負責任。 (四)總結升華 現在給大家幾分鐘的時間,安靜地回想一下這節課的感受和收獲。 最后,希望大家能在學習和生活中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同時也不要越俎代庖,代替他人承擔責任。 【板書設計】 《第一印象》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心理測試 1.講述規則 將學生分為兩大組,第一大組的學生觀看材料一:一位慈眉善目的將軍,一生征戰沙場,殺敵無數,保衛了自己的祖國,守護了和平。第二大組的學生觀看材料二:一位不茍言笑的將軍,一生征戰沙場,殺人如麻,破壞了無數的家庭,讓許多年輕的戰士喪命。 請學生看完材料后觀看同一幅將軍的照片。 2.完成測試 3.交流討論 師: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生1:我覺得這位將軍非常的英勇、英姿颯爽,頂天立地,值得敬佩。 生2:我覺得這位將軍目露兇光,一看就大奸大惡,不是什么好人。 4.提出主題 為什么同一張照片,大家觀看之后有不同的感受呢?讓我們再一起看看兩組材料,看來大家都受到了前面材料的干擾。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也往往后因為第一印象而影響后續人際的交往。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印象。 (二)主題活動一:心靈影院 1.講述規則 觀看視頻,兩個擁有共同興趣的人第一次見面,在握手的時候對彼此產生了不同的第一印象,藍衣服的人認為黃衣服的人呆頭呆腦的,而黃衣服的人認為藍衣服的人長得賊眉鼠眼。由于彼此留下了不好的第一印象,在后續交往中,他們也處處看對方不順眼,挑毛病,最終漸行漸遠。 2.完成觀看 3.交流討論 師:根據影片內容,第一印象對人際交往造成了哪些影響? 生1:第一印象根據僅有的信息輕易對對方下結論,導致交往不能夠真正有效的進行。 生2:第一印象是難以改變的,人們在之后的交往中會堅持自己的第一印象,堅持固有認知。 4.教師小結 第一印象僅僅通過少量信息判斷,而且難以改變,如果不合理看待,會給我們的人際交往造成負面的影響。 (三)主題活動二:角色扮演 1.講述規則 兩人一組為單位,編寫劇本,一個要去見新朋友的小明的內心獨白,一人表演,一人以旁白的形式讀出心中想法。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哪個小組愿意上來表演一下? 生1:他們演繹出一個出主人公內心的不安和猜測,同時提醒自己一定不要以貌取人,不以第一印象評判他人,而時刻保持尊重、真誠的心態。 生2:我們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也要時刻覺察第一印象對自己的影響,不以第一印象作為取舍判斷的標準。 生3:我們不以第一印象來評價他人,但是應該給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4.教師小結 感謝大家的分享,我們知道了不以第一印象評判他人,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第一印象,如果想獲得他人的好感,可以把握好初次見面給人的印象。 (四)總結升華 在課程接近尾聲的時候,請同學們回顧本堂課的內容,寫下一句自己的感悟做成書簽,贈送給你的同學。 【板書設計】 《我的家庭塑造我》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家庭對我的影響 1.講述規則 選擇與你同住或照顧你多年的父母或其他家人,請寫三點你欣賞他們的地方和三點你不欣賞他們的地方。時間5分鐘。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寫完之后對照自己的性格和行為,你有什么發現? 生1:我的爸爸是一個非常嚴謹、不茍言笑的人,我很佩服他嚴謹的態度,但是有時候過于固執,感覺有些距離,我發現自己也有他的影子。 生2:我的媽媽是一個非常會打算、計劃的人,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有時候會有點吹毛求疵。我在自己的事情上就會提醒自己,張弛有度。 4.提出主題 感謝大家的分享!通過這個活動,我們發現,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塑造著我們。父母是我們重要的支持系統,現在大家正處于學習的重要時期,基本上全家人都會圍著自己轉,你的心里是感恩還是反感?跟父母的關系融洽還是緊張?今天,讓我們重新梳理家庭對我們的影響,認真審視家庭如何塑造我。 (二)主題活動一:心靈故事 1.講述規則 分小組進行角色扮演,父母在孩子升學前參加了“走進青春期”的工作坊,當孩子出現焦慮、煩躁等情緒時,都能夠用學到的方法幫助孩子調適,同時也能及時調節好自己的情緒,在臨近高考一個月時,依然能監督幫助孩子制定嚴密的學習計劃,按部就班的完成,最終,孩子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交流討論 師:當你扮演父母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 生1:作為父母的角色,看到自己的孩子學習壓力這么大,一方面非常的著急,很希望能幫到孩子,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夠把孩子照顧的面面俱到,營養要跟上等等,感覺到非常累。 生2:當我在父母的角度上的時候,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恨不得全職來照顧自己的孩子。 3.教師小結 大家通過表演,都體會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對我們投注了很多的關注,在生活方面給予我們支持。有的時候可能會過猶不及,給我們造成困擾,但是我們也要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換位思考,試著去理解父母。 (三)主題活動二:愛的語言 1.講述規則 請同學們相互合作,以4人為一組,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分享你是從哪些行為感受到父母的愛的,你是如何與父母表達自己的愛的?討論時間8分鐘。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哪一組來說一下你們的結果? 生1:我的父母總是會及時的肯定我,稱贊我,不吝嗇對我的夸獎,從他們的話中我感到他們非常愛我。 師:這是肯定的語言,大家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去夸夸自己的父母,感謝他們的付出。 生2:在我的家里,每周會有專門的時刻,一家人在一起,或是一起做頓飯,或是一起散步,談談心。 生3:雖然我現在長大了,但是父母還是很喜歡摸摸我的頭,給我擁抱,雖然有點不好意思,但其實我感覺很開心。 4.教師小結 大家找到的表達愛的方法都非常獨特。以上幾種方法,都可以幫助和指導我們更好的與父母相處,向他們表達愛。 (四)總結升華 通過這節課,大家都更理解父母,也知道了一些與父母相處的好方法,課后可以和父母分享你在這節課的所思所感。 【板書設計】 《拒絕的藝術》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知心熱線 1.活動規則 求助信: 小明和我是好朋友。小明愛玩游戲機,放學后常因玩游戲機而晚回家。小明卻騙爸爸媽媽,說他在我家做功課,并要我替他圓謊。我覺得不妥,可迫于好朋友的面子,我又答應了小明。但是總覺得這樣不好,我應該怎么辦? 2.交流討論 師:如果你是“我”,你會怎么做?為什么? 生1:作為朋友,應該替他保守秘密,我會選擇不說。 生2:我會選擇拒絕他,因為長期這樣下去對小明的學習影響不好。 3.教師小結 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面對朋友或者是親近的人不請求,很多時候不好說拒絕的話,但這樣做可能會對他或者對我們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因此我們面對這種情況應該勇敢說“不”,但是在拒絕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到一些小技巧,以免傷害他人。 (二)主題活動一:心理放映室 1.活動規則 以心理小組為單位,表演以下片段。 情景一:粗暴地拒絕 A正在很認真地看書。 B走來之后,說:“嗨!小A,看足球去! A:“看什么,沒興趣!你有沒有看見我正在看書!”(粗暴地,聲音很大) B:“嚷什么嘛!不去就不去嘛!”(語氣憤怒地)說完后轉身離去 情景二:委婉而得體的拒絕 A表現得有很多事情的樣子。 B走來說:“我們一起去借本書吧,聽說圖書館來了不少新書!盇:“對不起,我還有事,教師布置的作業我要在中午做完,今晚上我還要回家做飯,我媽媽今天加班。你自個兒去,好嗎?” B:“哦,那你趕快做作業吧,我自個兒去!(平靜地離開)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師:這兩種拒絕方式,那一種是最常用的,你認為哪一種比較好? 生:很多時候我們對熟悉的人都采用的是第一種方式,但是第二種方式才是拒絕人最好的方式。 師:剛才你扮演的是A,兩種情景下你分別有什么樣的感受? 生1:第一種情景下,我拒絕的方式很粗暴,但是當B回擊我的時候,我心里也不好受,相信他也一樣。 生2:扮演情景二的時候,說出拒絕的時候雖然還有點內疚,但是當對方表達出理解的意思、沒有生氣的時候,我心里很開心,至少我沒有傷害他。 4.教師小結 拒絕的時候,我們常常因為一時口快而說出傷害他人的話,但是如果我們多思考一下,以正確的態度說出來,或許就能取得不一樣的效果。 (三)主題活動二:心理小妙招 1.活動規則 (1)回憶一下你曾經在拒絕別人時曾經說過的傷害別人的話,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么說?以匿名的形式寫在卡片上,交給組長。 (2)以心理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在組員遇到的情況中,應該怎樣拒絕他人,拒絕他人的時候有哪些技巧?并在全班分享。 2.交流討論 師:你們組成員都遇到了哪些情況?這時候你們會如何拒絕他人? 生1:我們組有同學遇到過在體育訓練的時候,她的同桌不想參加長跑,讓她幫忙和體育老師請病假。原來的處理方式是粗暴的拒絕,并向體育老師告發。但是現在我們給的意見是應該委婉拒絕,并且告訴那位同學逃避體育訓練的壞處。 生2:曾經在拒絕別人向我借錢的時候,我說了侮辱對方的話,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向他說明我不借錢的原因是我也沒錢了。 師:通過討論與分享,你們發現在拒絕他人的時候有哪些小技巧? 生1:要建立在尊重別人的基礎上,不讓別人難堪,也不傷害他人。 生2:拒絕的時候要態度堅定、平和,不要含有價值判斷,不要評價他人。 生3:拒絕之前要判斷對方的要求是否合理。 3.教師小結 拒絕別人也是講究藝術的,在拒絕時既不能傷害他人,也不能違背自己的意愿,我們需要把這些技巧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四)總結升華 選擇一件自己從未做過的事,比如發傳單、借東西等,放下身段去求人或者為人服務,感受一下被人拒絕和成全別人時的不同感受。 【板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