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下半年(10月30日)教師資格證真題—小學《綜合素質》2021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小學綜合素質 一、單項選擇題(共29題,每題2分) 1.語文課上,張老師提出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通過小組討論加以解決。從教師觀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張老師注重學生發展的獨特性 B.張老師是學生成長的研究者 C.張老師注重學生發展的主體性 D.張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在某次美育活動中,李老師要求學生分小組調查一些傳統禮儀的來源與演化,并通過自編情景劇的形式表現出來,此次活動涉及的美育內容是( )。 A.藝術美和科學美 B.社會美和科學美 C.藝術美和社會美 D.社會美和自然美
3.下列選項中,屬于正確的學生觀的是( )。 ①學生是發展著的人 ②人是未完成的存在物 ③學生是自我發展的主體 ④學生的發展應當具有個性化 ⑤教師是學生發展的幫助者而不是決定者 ⑥教師要不斷自我完善才能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⑤⑥
4.張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設計了“童話故事大比拼”“故事續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學習。張老師的做法體現的教師勞動特點是( )。 A.長期性 B.示范性 C.主體性 D.創造性
5. 社會青年孫某闖入一所農村小學尋釁滋事,擾亂學校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依據教育法應選( )。 A.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強制教育 B.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C.受害學校給予罰款 D.鄉級人民政府實施管制
6. 小學教師李某由于在校外兼職,經常曠工,嚴重影響了學校教學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學校應對李某給予( )。 A.解聘 B.警告 C.罰款 D.訓誡
7.梁某無不正當理由,不送女兒小芳接受義務教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梁某( )。 A.行政處罰,責令限期改正 B.說服勸導,責令限期改正 C.強制措施,責令限期改正 D.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8.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的( ) 保護工作機制。 A.合作機制 B.監督機制 C.協調機制 D.考核機制
9.六(1) 班班主任李老師在課間發現學生張某有欺凌行為,李老師首先應當( )。 A.對張某心理輔導 B.通知張某家長 C.嚴肅批評張某 D.立即制止張某
10. 某縣有關部門拖欠小學教師工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受理教師申訴的應是( )。 A.同級人民政府 B.教師所在學校 C.上一級行政部門 D.同級行政部門
11.未成年人丹丹的父母外出打工,一定期限內不能完全履行對丹丹的監護職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丹丹的父母應該履行的義務不包括( )。 A.委托具有照護能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代為照顧 B.及時將委托照護情況書告知其所在學校 C.父母與丹丹所在學校至少每月來關心交談一次 D.出具丹丹學校生活料理書
12.小學生宋某多次曠課、逃學,經老師多次教育仍拒不改正。對于宋某,學?梢( )。 A.予以處分 B.予以訓誡 C.開除學籍 D.責令參加社會服務活動
13. 張老師要求家長不要讓孩子與成績差的同學交往。張老師的錯誤在于其( )。 A.忽視了學生交往的廣泛性 B.忽視了學生交往的適切性 C.忽視了學生交往的類聚性 D.忽視了學生交往的獲得性
14.家長向學校投訴,覃老師罰遲到的小輝站在教室外面聽課。學校的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將小輝調到其他班級 B.將覃老師換到其他班級任課 C.制止覃老師的行為并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D.取消覃老師參評優秀教師資格計12個月
15.于老師在課堂上被學生的一個問題難住。課后,她遍查資料,還專門請教了專家,最終詳細地回復了學生。下列選項與該案例所體現的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相符的是( )。 A."言必信,行必果!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 C."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D."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為師!
16.剛參加工作的彭老師買了許多關于班主任工作的"處方"類書籍,閱讀后信心十足地開班主任工作。但他發現這些攻略并不管用。他充滿惑,不斷地問自己,問題出在哪呢?彭老師忽視的是( )。 A.班主任工作的技巧性 B.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 C.班主任工作的反思性 D.班主任工作的經驗性
17.花露水有一定的消毒殺菌作用,對蚊叮蟲咬之處有止癢消腫的功效,也能緩解皮膚起癢的不適,下列選項中,屬于花露水主要成分的是() A.甲烷 B.乙烯 C.甲苯 D.乙醇
18.空間站是一種載人航天器,可供多名航天員造訪,長期工作和居住,2021年4月29日,我國發射空間站核心艙進入預定軌道,全國開啟空間站建造,該空間站核心艙的名稱是() A.天宮 B.天問 C.天和 D.天舟
19.19世紀帝國主義興起之后,非洲各地逐漸淪為殖民地,至20世紀初,歐洲列強在非洲占有殖民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A.法國 B.德國 C.西班牙 D.葡萄牙
20.小說《荒原狼》被譽為德國《尤利西斯》,主人公身上有“狼性"和"人性"的對立,看不到出路,小說反映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一般中年知識分子的孤獨,仿徨和苦悶。這部作品的作者是 A.赫爾曼·黑塞 B.阿爾貝·加繆 C.威廉·?思{ D.辛克萊·劉易斯
21.成語"終南捷徑",出自《新唐書·盧藏用傳》。該書記載,盧藏用想入朝做官,走了較近便的門路,最終達到了目的。盧藏用被人譏為"終南捷徑"的門路是 A.隱居 B.占卜 C.經商 D.出家
22《愚公移山》創作于1940年,以其宏大的氣勢、震人心魄的力度,表現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團結一心大敗日本侵略者的信念。該畫開辟了中國畫的一條創新之路.這幅畫的作者是 A.劉海粟 B.徐悲鴻 C.蔣兆和 D.吳冠中
23.《長征組歌》謳歌了中國工農紅軍歷經艱險、英勇作戰、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詞的作者是一位親歷長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將軍,這位將軍是: A.譚政 B.陳賡 C.鄧華 D.蕭華
24.許多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創作的美術作品,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右圖這座著名雕塑是老一輩革命者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真實寫照,其名稱是( )。 A.天倫之樂 B.艱苦歲月 C.暢想未來 D.音樂之魂
25.中位數又稱中值,是一組統計數據中的代表性數值。在一次考試后, 甲組11位同學成績分別為98、100、96、94、106、 102、104、112、108、120、110, 則甲組此次考試成績的中位數是( ) A.100 B.102 C.104. D.106
26、下表為Excel學生信息表,在設置了日期格式的C3單元格誤輸入了數字" 6789 "并確認后,C3單元格顯示的內容是( )。 A.2018年10月4日 B.6789 C.另外一個日期 D.#DIV/0!
27、在word中,不縮進段落的第一行,而縮進其余的行,可實現這一功能的操作是( ) A.首行縮進 B.懸掛縮進 C.左縮進 D.右縮進
28. 下列選項中,與"取件一寄件"的邏輯關系相同的是( )。 A."跑步"和“健身” B."“出席“和“缺席” C."投籃"和"灌籃" D."打針"和"輸液”
29. 找規律填數字是一個很有趣的活動,特別鍛煉觀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選項中,填入數列“8,10,20,32, ( ) , 88"空缺處的數字,正確的是( )。 A.50 B.52 C.54 D.56
二、材料分析題(共3道大題,每道大題14分) 30.材料: 我班學生小文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總喜歡動這動那,隔三差五就惹是生非。正當我為此頭疼時、數學老師告訴我,上課時小文完全被一本書給迷住了,走到跟前他都沒察覺,聽罷, 我眼前一亮——教育契機可能就替藏其中! 我把小文叫到眼前,微笑著問道“你知道我為什么找你來嗎!““知道……因為我上課看課外書,”他有點兒吞吞吐吐,還沒等我開口應,又連忙說道:“老師, 這本書是我跟同學借的,我答應人家下午就要歸還,所以我要抓時間看完!蔽逸p輕地摸了模他的頭,說道:“小文, 老師其實是要表揚你的,”他一聽,滿臉疑感,瞪大了眼睛看著我,“第一,你熱愛閱讀,說明你是個好學的孩子,第二,老師走到眼前你都沒察覺,說明你有專注的品質,第三,你不但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且認錯態度良好,更難得的是,你是為了按時還書才這樣做的,說明你信守承諾, ”聽完這些,小文驗上微微泛紅,有些不好意思!袄蠋,對不起,我以后一定注意上課不看課外書。 后來,我特意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個讀書角,經常和小文一起讀書,有時還會圍繞一個問題討 論交流,小文從閱讀中慢慢地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結,約束自己的行為。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角度出發,評析“我”的教育行為。(14分)
31.材料: 張老師小時候非常內向寡言,后來遇到了擅長教隸書的李老師,在李老師的啟發下,她走進書法這道門,人也變得開朗起來。隸書也成為張老師最喜歡的一種書體。 成為教師后,為了教育學生,她不斷嘗試各種書體的臨摹,并依據班上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因生習‘書’”,“以‘書’ 育人”等系列書法練習活動。針對行為有些散漫的學生,她教以楷書,讓他們在楷書的法度謹嚴中一撇一捺地揣摩領悟,進而學會自我調控,針對身體有些孱弱的學生,她教以魏碑,讓他們先感受魏碑書體的雄魂大氣,待他們產生興趣后,慢慢引導他們在魏碑的道勁、峻挺中體悟氣勢。 針對頑皮不守規矩的學生,她教以篆書,讓他們感受篆書的“有提無頓,有轉無折”,無粗無細,在篆書線條的書寫中學會不偏不倚,進而遵規守紀。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她則教以隸書,和他們分享自己兒時的經歷,并現場展示隸書的書寫,勉勵他們嘗試練習,讓他們在“蠶頭燕尾”“一波三折”的隸書臨習中,感受舒展與快樂。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張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2.材料: 在辛亥革命創立中華民國之初,政府改用號稱“公歷”的西歷(格里高利歷),以西歷的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第一個新年。1914年1月,政府又頒布法令確定舊歷的新年為“春節”。格里高利歷的新年被用“元旦”之名在法律上確定下來,是要取代中國固有的新年及其過渡禮儀的。結果,在一個社會里卻弄出兩個新年慶典并行于一個日歷年的局面。 在1930年前后的幾年和“文化大革命”時期,有關方面都推動過用元旦替代春節的運動,結果都同樣回歸到元旦和春節并行于世的格局。這種格局又已經運行了四分之一世紀,元旦和春節之間的替換預期已經漸漸地演變為互相依存的關系,并有可能在今后被認知為同一新年過渡禮儀的兩個階段。 筆者與5位研究生在上一個年節的觀察和調查所看到的現狀是,中國人的年意識和過年的儀式活動分布在從“圣誕節-元旦——小年-大年(除夕、初一、破五)——元宵”的時間過程。從總體上說,我們的社會,尤其是城市社會,從元旦前后進入“過年”的狀態,在春節假期進入過年的高峰,到元宵之后,“年”才算過完,進入平常狀態。 元旦是國家法定的新年慶賀日。在非農部門工作或打工的人都應該休假。有關方面照例要發表新年賀辭,舉辦招待宴會;各個單位都有元旦聚餐、發放年終獎、表彰年度杰出人物的習慣;青年人比較多的單位會舉辦新年舞會。有不方便在春節期間拜年的朋友和親戚的人通常會郵寄賀年卡給他們。所有這些都會集中反映在媒體之中,在全國形成節日氣氛。不管是否直接參與其中的活動,人們都會以某種程度感受過年的意識。元旦并不僅是政府的儀式活動日,城市人口都多方面地參與一些有關的活動。即使是在這個時間仍然居住在農村的大量人口,最起碼也通過元旦晚會的電視直播而在意識上被卷入其中。 一些人從小年開始而另一些人從除夕開始的春節,現在基本上可以說是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所參與的。民眾要過春節,各級政府也已經形成了一系列過春節的慣例,如宴請各國使節和各行業代表的招待會,老干部和軍人家屬慰問活動,春節晚會,春節團拜會。政府工作人員個人當然會以個人的身份按照一定的傳統習俗過年。 在這些事實面前,我們不宜在國家層次上把中國的新年活動認知為兩個分立的慶典。從理論上說,在國家共同體的層次。只可能有一個新年過渡禮儀。從個人心理上說,人通常不會一年里縣有過兩個年的體驗。如果拋開“元旦”和“春節”(舊元旦)在范疇上是兩個不同的“年”的含義給我們造成的刻板觀念,我們借助范·哲乃普把過渡禮儀看作不同階段組成的過程的分析方法,我們可以認知到中國的新年過渡禮儀是同時包括元旦和春節的。 中國傳統的過年時間體驗一直就是一個多階段的過程。正式的儀式活動通常是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送灶神回到天宮開始的。這個階段被稱為“小年”。從小年到除夕的辭舊,再從初一到元宵(正月十五)的迎新賀歲,是過年的主要階段,F在,人們沿襲著過年是一個多階段的過程的意識,但是對于不同階段的重要性的認識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作為數十年反迷信、反封建的后果,多數城市居民和一些農村居民沒有在小年送灶神、在十五送祖先的習俗了。在總體上,過年的起始和結束的日子都是很有彈性的,人們的認識有很大的差別,表現在過年的活動上就更有選擇性。在中國人的意識中,傳統的過年階段的起點變得靈活了,元旦作為過年儀式活動的時間的觀念得到很大的強化。因此我們可以說,元旦已經是普通中國人的新年過渡禮儀的一個內在的階段。而不能繼續被看作中國人過年之外的一個官方紀念日。 在總體上說,把元旦和春節合并起來才能夠適應當前中國社會對于過年的儀式活動的需要。在傳統的春節,人們的時間安排是在不同的日子與不同親疏的關系交往,如初一拜本家,初二拜丈人,初三拜姑父,如此等等?墒,當代頻繁而快速的人口流動,家庭近親的異地居住,個人和家庭的社會網絡的廣泛分布(跨地區、跨階層),都使春節的禮儀活動不足以覆蓋所有重要的社會關系。調動其他的儀式活動時間就成為必然。圣誕節和元旦被越來越多的人利用來祝賀新年。 就與整個社會對公共的禮儀交往時間的新需求密切相關。從家庭內部的吃年飯、至親好友的拜年、鄰里的秧歌或龍燈,到圣誕卡、元旦賀卡和同學、同事之間的聯歡,共同構成了有效編織全部社會關系的完整年節禮儀活動。在今天看來,多虧是從元旦(從圣誕節開始)到春節(延續到元宵節)的多階段的過程和大結構套小結構的形式,十多億的中國人才有足夠的機會交叉地發生對應關系,相互祝福迎新。否則,該履行儀式的關系沒有履行,個人在心理上、社會在結構上就難以順利地進入下一個周期。這是新年“過渡禮儀”的社會意涵:禮儀到位。人在時空和心理上的過渡才能到位,我們的社會與文化才能在這樣一個高度分化和多樣化的時代得以穩定地再生產。元旦和春節所代表的一系列新年慶典的儀式空間已經作為同一個過年的過渡禮儀,成為整個共同體的公共文化。 對于今日中國社會來說,元旦和春節是新年過渡禮儀的不同階段,大多數人通常是參與了元旦的儀式活動,再過完春節的儀式活動,才算是過了年。這是很直觀的事實。但是。把元旦和春節合并看待的思想方式對于我們嘗試以新的眼光反思近代以來我們的生活歷程,前瞻今后的公共文化建設?赡苁歉幸馑嫉。 (摘編自高丙中——《元旦與春節:作為過渡禮儀的兩個慶典》) (1)文章為什么認為應該把元旦和春節合并看待?請簡要概括。 (4分) (2) 把元旦和春節合并看待的方式,對于我們看待和處理公共文化建設問題有哪些啟示?請根據文章,簡要分析。 (10分)
三、寫作題(共1道大題,50分) 一位少年,酷愛小提琴,卻為不能成名而苦惱。老琴師把少年帶到自家的花園里說:“世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果,一種花不能結果,不能結果的花更加美麗,它們在陽光下開放,沒有目的,只為快樂,快樂本身就是成功啊! “少年時深受觸動,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求成名。 這位少年叫愛因斯坦。 綜合上述材料所引發的思考和感悟,寫篇論說文,不少于800字。
|